開授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大綱
普通生物學 1404 普通生物學為所有生命科學的基礎科目,所介紹的內容由生命最基本的分子、有機物、胞器、基因、遺傳、細胞、器官、個體、族群、生物社會等相關領域。並由普通生物學延伸進入各個專門領域,包括分子生物學、細胞學、遺傳學、族群遺傳學、形態學、解剖學、分類學、生態學,這些學科都需要以普通生物學為基礎。可知繽紛的生命、演化、生命代代相傳、生物之生長發育及行為、生命相互關係(生態系)。

普通生物學實驗

1905

生物學的內容主要在探討生命現象,生物學實驗則是生物學的輔助課程,主要在利用實際操作的過程,將教科書中所介紹的觀念及理論,透過學生實際的操作、實際的觀察,將書本上的觀念及理論具體化。學習實際操作的過程,為進一步的生命科學研究建立基礎。

生物文獻導讀

8790 科學發展以西方國家為主, 大部份的生命科學研究報告或專業教科書籍均以英語發比, 由於現在的大學生英文能力欠佳, 在修習專業課程時, 有很大的語言障礙, 以致於影響學習興趣, 與學習效果, 本系決定開授生物文獻導讀, 本課程主要目標是要輔導學生有能力閱讀生物學英文原文課本及生物學相關文獻, 以提高學生往後的學習能力.及競爭力.

植物分類學

2075 首先介紹植物分類學的內容,分類階層及命名法規等,讓學生瞭解植物分類學所牽涉到的領域,學習的範圍,以及所需具備的基礎知識。其次介紹植物型態學名詞及術語,包括植物的各部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不同的型態及名稱,以上這些屬於植物分類學的基礎知識。具備基礎知識之後,才能開始介紹維管束植物及被子植物的起源,植物起源與地球上的地質歷史變化相關。瞭解了植物的起源過程之後,緊接著進入各個不同類群的植物,包括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皆一一做介紹。學生有了維管束植物的整體概觀,就可以學習植物分類系統的架構,介紹學生了解植物的自然分類系統是如何架構出來,以及架構自然分類系統所需要運用的形態學方法及各種分類工具。最後再進入到理論的架構層次,包含物種的基本觀念、種化的過程,是瞭解植物系統演化的概念。

植物分類學實驗

2171 認識臺灣地區維管束植物,由蕨類植物各門開始、裸子植物綱、被子植物綱雙子葉植物亞綱無瓣花群、離瓣花群、合瓣花群、單子葉植物亞綱花萼群、花瓣群、穎花群以科為基本分類群,逐一介紹 ; 儘量採集新鮮植物或以圖片、投影片讓同學有深刻印像,以利教學。

植物解剖學(停開)

2073 維管束植物的多細胞組織是長期生物演化的結果,為適應陸地上的環境,維管束植物演化出特定功能的器官。本課程主要在瞭解高等維管束植物的內部細胞、組織及器官的構造。包括蕨類、裸子、雙子葉、單子葉等,其根、莖、葉等器官的各種細部構造,如頂端分生組織、維管束分生組織、導管、篩管等,及組成的細胞構造,並比較不同分類群植物之間的差異,及這些器官的發育過程。

植物解剖學實驗(停開)

2169 認識維管束植物內部構造,起源與演化。以維管束植物內部構造為重點,配合正課進度為原則。

植物形態學

2074 本課程主要在瞭解真核生物中植物界的各門,包括無維管束植物如藻類、地衣、真菌、粘菌等,及維管束植物如蕨類、裸子植物、雙子葉植物及單子葉植物等的型態及構造。並介紹這些植物的生活史、生命週期、分類及發育等,尤其強調各不同類群型態結構、生活史及生殖器官的差異。

植物形態學實驗

2170 本課程介紹原生生物界中的藍綠藻門(cyanophyta),以及真核生物界中的植物界各門,包括藻類(algae),蕨類(psilotophyta),裸子植物(gymnosperm)及被子植物(angiosperm)的外表型態(morphology)、生活史(life cycle)及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

動物分類學

7447 動物分類學是生物學中一門發展很早的基礎課程,推及亞里斯多德的古希臘時代就開始有分類的觀念。分類學之父—林奈的分類系統及命名法,讓分類學成為研究其他生物學必備的基礎學科。發展至今,分子生物及親緣關係的演化觀念應用,讓分類學更形健全。本課程內容包括:物種的分類階層、分類特的特徵、命名法、種的定義、物種鑑定、分類學的學派、種化機制等主題。

動物分類學實驗

7448 動物分類學實驗為動物分類學理論的實際應用與操作。課程內容包括以下主題:(1)鑑定動物可作為分類依據的及分類檢索表製作, (2)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的鳥類標本之型態分類特徵觀察與記錄(校外教學), (3)參觀中研院生物多樣性動物博物館,瞭解博物館在動物分類學上的學術研究、教育及蒐藏功能(校外教學), (4)演化樹製作, (5)動物剝製標本製作等。

生物化學(一)

9882 本課程講授內容包括生物體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核酸、維生素, 輔脢等巨大分子的生物化學性質, 分子的新陳代謝及訊息傳遞基本概念。  此外, 課程內容含蓋生物生化在臨床醫學之應用, 鑑定分析等相關設備。

生物化學(一)實驗

8270 生物化學是生物系統的化學,其包括四大生物分子。這些分子是一切生命的基礎。  在本實驗課中,學生將經由觀查、描述、實驗、推斷中,對所以基本的生物大分子有深入的了解。  配合正課之內容與進度, 進行醣類、蛋白質、脂質、核酸、維生素及輔脢的分離、製備、分析和鑑定技術等。 此外,學生也在經由實驗過程中,學習基本生化實驗上常用之技術。

生物統計學

3416 本課程分為十三章,第一章說明統計學的基本概念﹔第二∼四章為敘述統計學部分﹔第五章為機率論與機率分配,以作為推論統計學的基礎﹔第六章說明常見的機率分配類型﹔第七章為抽樣與抽樣分配﹔第八∼九章為推論統計,包括估計與檢定兩部分,此部份是推論統計的重心﹔第十章為實驗設計與變異數分析﹔第十一章為相關與迴歸分析,此兩章(十、十一章)是推論統計學的應用﹔第十二∼十三章為無母數統計方法。

生物統計學實習

2347 本課程分為十三章,第一章說明統計學的基本概念﹔第二∼四章為敘述統計學部分﹔第五章為機率論與機率分配,以作為推論統計學的基礎﹔第六章說明常見的機率分配類型﹔第七章為抽樣與抽樣分配﹔第八∼九章為推論統計,包括估計與檢定兩部分,此部份是推論統計的重心﹔第十章為實驗設計與變異數分析﹔第十一章為相關與迴歸分析,此兩章(十、十一章)是推論統計學的應用﹔第十二∼十三章為無母數統計方法。

生態學

5446

生態學是探討及學習生命與自然是如何共存。
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是有很大相關性,生物必須依賴週遭非生物因子如陽光、水、空氣等才能生存,生物的族羣內及族羣間的互相關係是很重要的角色,現今生態學的研究,基於目前環境保護、資源的利用以及生物的多樣性是世界的焦點,課程的目標(1)生物與環境(2)生態理論的認知(3)生態理論的應用。

生態學實驗

5571 現今我們研究生物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包括族羣間的相互關係、環境與環境變遷,為認知與學習生態學概論及理論。課程進度:1.對生態的基本概念及理論的學習,2.生態野外實習規劃及設計的原則應用,3. 學習對不同生態系統的監測方法及運用情形。

比較解剖學

5572 瞭解相關動物的生命,對動植物生命的知識,徹底予以系統化。脊椎動物的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似乎不可能以任何總括性的方案和單純的一套因子,來涵蓋如此多的特殊情況。解剖學可探討脊椎動物的身體結構;目標就是要瞭解生命的構造和活動方式。

比較解剖學實驗

5573 為了瞭解相關動物的生命,以及將動植物生命的知識,徹底予以系統化。脊椎動物的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似乎不可能以任何總括性的方案和單純的一套因子,來涵蓋如此多的特殊情況。透過解剖本身探討脊椎動物的身體結構;瞭解生命的構造和活動方式。

無脊椎動物學

5574      本課程主要教導學生常見及主要之無脊椎動物的生物科學。由於生物棲息於不同區域與環境,因此先介紹無脊椎動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以棲息之區域而言,水母在海中水域漂浮,蚯蚓在陸域泥土中鑽爬,蚊子利用羽翼在空域飛揚;生存環境之介質,有甚大差異的密度;因此,牠們也有各種適應方法;所以演化出各式各樣的生物型態,造成生物之多樣化。
        其次以各種主要無脊椎動物門之分類解說;如原生動物門、海綿動物門、針刺動物門、櫛水母動物門、環節動物們、圓蟲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節肢動物門、棘皮動物門、原索類、尾索類之脊索動物門等各個動物門(Phyllum)之特點,分別加以討論,其內容為:
1.分類:以外型、生態等特徵將各種無脊椎動物分類至科(family)或屬 (genus)的位階。
2.結構:從表皮、肌肉、骨骼等組織之排列;以及成長、變態、運動、攝食、消化、排泄、感覺或各種動物本身具有之特殊器官,如水母之刺絲囊有驅敵、捕食等功能。
3.無脊椎動物之生態適應,生活史變化及多樣性之生殖型態為許多特有種類,因此也特別提出討論。

遺傳學

2077 本課程主要目標是給學生建立基本的遺傳學觀念, 讓學生將來能更進一步去研讀相關專業知識.  本課程主要內容含幾大部份: 個體遺傳,  生化遺傳, 細胞遺傳, 微生物遺傳, 分子遺傳,體細胞遺傳, 免疫遺傳, 細胞質遺傳, 族群遺傳等  , 另外討論基因的組成表現調控, 及基因工程, 基因技術, 基因醫學.

遺傳學實驗

2173 訓練學生認識幾種遺傳模式生物包含果蠅, 玉米, 阿拉伯芥, 非洲槿等的遺傳方式, 建立單基因遺傳, 雙基因遺傳, 生化遺傳, 性連遺傳, 非性連遺傳等基礎觀念. 突變種的誘導與生化分析族群遺傳方面包含顯隱性遺傳, 人類遺傳, 基因多型性, 性連遺傳及染色體圖的製作、DNA 晶片等實驗分析。

微生物學

5432 了解微生物基本概念,包括微生物歷史及演化,微生物代謝進入應用微生物如食品微生物工業,微生物遺傳及免疫微生物可作為進入分生及遺傳工程之基楚,微生物生態知其於整個大環境下所扮演之角色。

微生物學實驗

5433 微生物實驗提供學生訓練對微生物的觀察及研究。學生必需學會基本操作儀器、設計實驗, 顯微鏡的使用,染色,純培養,以及無菌操作。此外,微生物學上常使用的特别技術以及菌類辨别方法也將給與指導。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將能更深入了解環境 (例如温度和養分)對微生物的影響。

脊椎動物學

5595 脊椎動物是地球動物演化史上最晚出現的類群,因為脊椎骨的出現讓生物有許多不同的型態及生活型式。本課程將依魚類、兩生類、爬蟲類、鳥類及哺乳類五大分群介紹各類脊椎動物,讓學生對脊椎動物有較深入的瞭解。內容包括:脊椎動物之起源、分類及親緣關係、物種多樣性、特殊型態與生理適應、生活史介紹、地理分佈及生態等議題。

演化生物學

6868 著名的演化學家T. Dobzhansky 說過一句話:除非從演化的觀點來看,否則生物學就全無意義。這句話點出了演化學在所有生物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性。演化生物學是描述與解釋生物物種的起源及如何隨時間產生遺傳、型態、行為等的變化。課程內容包括演化學歷史、演化的證據、自然選汰的作用過程及特性、族群遺傳,性別選汰及人類的起源等。

動物生理學

5593 本課程以動物的功能與結構如何運作 , 並討論與 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 主要包含
(1) 氧氣在體內對呼吸作用 , 血液溶解及循環作用之關係
(2) 食物攝入後如何形成能量及能量代謝過程
(3) 溫度在體內之影響及如何調結
(4) 水份在體內之作用與滲透調節及排泄作用
(5) 神經系統內包含細胞、靜止及動作電位之反應,激素傳遞  , 肌肉之運動及運作及如何控制

動物生理學實驗

5594 動物生理實驗課包含:
1.使用生理儀器進行實驗對生理現象進行實驗
2.含血液測試、3.血壓測定、4.肺活量測定、5.肌肉的電刺激反應、6.心臟的電刺激反應、7.血糖的測定、8.內分泌測定等。

動物組織學

5818 本科目在於建立同學對生物細胞組織基本功能、超微細構造判讀及病理分析為主。授課內容包含: 上皮, 結締, 神經, 肌肉及其他相關組織。課程以堂課理論為主,輔以介紹國內相關重要病理組織研究與實務機構。為同學未來進入生醫實驗室奠定基本知能,並進一步協助同學生應用習得,實際應用於專題或論文中有關細胞組織形態解析的研究上。

動物組織學實驗

5592 本課程主要以培養動物組織的形態與病理組織閱片辨識能力為主,以及相關的組織學技術(包括取樣, 固定, 包埋, 切片, 染色, 問題排除等).  為將來進入生醫實驗室的基本知能奠定基礎, 課程內容包含: 上皮, 結締, 神經, 肌肉及其他相關組織.

植物生理學

2076 植物生理學是有關於植物如何作功的一門科學,大部份是有關於植物正常生長活動所必須進行的作用。植物生理學涵蓋的範圍相當廣,從生物物理和分子遺傳到環境生理和農藝。光合代謝不但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碳與能量,同時也決定植物對於逆境的耐受力。根、莖、葉和花的生長與發育是由光、溫度、荷爾蒙、營養和碳代謝這一系列相互作用因子所調節。為了能讓同學更清楚瞭解植物的功能,本課程內容包括光合作用,水份運輸,礦物鹽類之吸收,氮的同化作用,植物生長與發育,植物荷爾蒙,光形態發生以及逆境生理。

植物生理實驗

2172 配合正課之內容與進度, 進行光合作用、水份生理、礦物營養、氮代謝、植物荷爾蒙等實驗

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8272 全世界都面臨了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問題,認識生物多樣性,生態及保育是保育生物多樣性的第一步。本課程將介紹生物多樣性,生態及保育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包括:什麼是保育生物學、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樣性的組成、生物多樣性的現況和危機、生物多樣性的調查方法、生物的滅絕及保護區與保護區外的各種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
除教師授課外,課堂上將由學生每週收集生態保育的時事資料,並藉由分享討論的互動方式,來激發學生對生物多樣性保育新聞的概念認知與關心。此外,配合服務學習,本課程與課學生需參與一項保育相關單位舉辦的生物多樣性活動,如:植物園的保育教育活動、國家公園的移除外來種活動等,幫助學生了解本土的保育活動,並撰寫研究報告及心得做為反思。最後,與課學生需瞭解生物多樣性調查方法,並應用專業知識在校園實地執行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並計算生物多樣性指數等。藉由實地實習,可以增加同學對生物多樣性的實際認識及了解調查的執行方法。調查結果將以小組方式做口頭及書面研究報告。

細胞生物學

2732 以細胞學、遺傳學、 生化、 分子生物學的方法來探討細胞生物學,內容包含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方法, 細胞膜構造與物質進出,細胞內各種胞器的構造功能,細胞骨架,細胞間訊息的傳遞,細胞的能量代謝及癌細胞,免疫細胞等的探討,細胞生物學在醫學與生物技術上的應用。

生物資訊學

0974 本課程目標是介紹學生學認識, 並學會使用基本的生物資訊工具, 使能幫助學生了解相關領域的知識, 也能應用於其專題研究. 藉由直接的操作公共網路上的資料庫與分享軟體,可使學生立即熟悉這些生物資訊工具的使用, 提升學生生物資訊領域相關知識的能量. 課程內容包括: Introduction, Biological Databases, Analysis at the Nucleotide and Protein Level, Inferring Relationships等

專題討論

0751 1.訓練同學閱讀科學期刊方法及其心得寫作能力,
2.安排同學上台報告,
3.全體師生能參與此主題和討論,進而穫得更多科學新知.

生物化學(二)

9883 延續生物化學(一)的課程內容,本課程介紹生物巨大分子包括核酸, 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質在細胞中之新陳代謝。為了能讓同學更清楚瞭解新陳代謝的內涵,本課程內容包括生物能的原理,糖解作用,糖質新生作用,五碳糖磷酸途徑,代謝調節作用的原理,檸檬酸循環,脂質的分解代謝,氨基酸氧化與尿素之產生,氧化磷酸化作用,脂質的生合成以及氨基酸,核酸以及相關分子之生合成等。

生物化學(二)實驗

8271 配合正課進行影響脢催化反應速度的因素包括pH、溫度、激活劑與抑制劑。脢的特性--基質專一性。測定乳酸脫氫脢活性並以聚丙烯醯胺膠體電泳(PAGE)分離乳酸脫氫酶同功酶。肌肝糖的糖解作用,細胞色素c的分離與鑑定,維生素B1、 B2與C的定量測定。SOD提取、分離與純化並以聚丙烯醯胺膠體電泳(PAGE)進行電泳與活性染色鑑定。

兩棲爬行動物學

NSLSC319

兩棲爬行動物學是以兩棲類與爬行動物研究為主的科學。本課程將著重兩棲爬行動物基本知識,包括研究歷史、分類、演化、生活史、親緣地理、生態以及保育生物學上的瞭解,此外,也特別重視學生對於台灣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現況的認識。

分子生物學

2392 教學內容: 介紹細胞內大分子的物理化學性質, 討論蛋白質及核酸. 由基因的化學組成, 複製, RNA 的轉錄, 處理, 修飾, 到蛋白質的合成, 原核與真核基因的調節機制, 並討論基因的突變, 修補, 跳躍基因, DNA 的技術, 基因工程, 基因醫學及分子演化,蛋白質體學等.

生物技術

9161 生物技術是幫助改進人類生活的一門科學。 人們使用生物技術的方法這麼多年以產出許多具有價值的產品。 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改變了我們的理解關於許多分子作用和結構在細胞的領域中。 在生物技術這門課程中,我們將談論許多在這領域內基本的生物技術方法而且是具有實用性的新技術。

生物技術實驗

A494 藉著實際的實驗操作,使學生了解且熟悉不同領域的生物技術及所需的各種實驗方法和技術.  訓練學生能操作儀器、設計實驗、分析結果. 在實驗課程中, 學生將學習DNA與蛋白質提取及分離法、聚合酶連所反應、基因轉殖、細胞培養、免疫組織染色法等技術。

專題研究

2359 本課程專為生科系四年級的同學開設,校內及校外的老師將指導同學進行一個專題研究。每位同學需針對一個生命科學相關的專題,設計及完整執行實驗,包括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分析實驗結果。學期中需以科學的呈現方式,口頭發表其實驗資料及結果,與大家討論,相互切磋。學期末則將實驗結果撰寫為學位論文格式,以書面方式繳交。

免疫學

2823 免疫學是研究生命科學所不可欠缺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今日發展生物科學的重心。本課程特以看圖識字方式介紹免疫學。讓學生能更深入認識抗原、抗體如何發生反應,免疫如何對內抑亂反正,對外抵抗外敵的入侵,以及如何引發免疫病理疾病等等。

群落生態學

4181 把動物生態學和植物生態學主要成就和基礎知識溶於一體,兼顧應用生態學的重要領域,以達到與後續各專業的專門課程相銜接。

動物行為學

5382 引導學生進入動物行為學的領域, 認識行為與演化的相關性, 瞭解動物行為學的研究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
1) 介紹動物行為學的研究範圍, 研究方法
2) 行為發展的遺傳與生理基礎
3) 討論動物的週期韻律, 遷移, 覓食, 棲所之選擇, 禦敵,領域,生殖, 求偶, 親情照顧, 溝通, 社會等行為.
上課方法: 講課與討論並重, 學生上台報告, 野外實習 (動物行為觀察, 記錄與分析).

分子生態學

NSLSC408

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與普及化,無疑地為近年的分類學與生態學注入一股強大的新生勢力。藉由新興的分子生物學標記,我們可以針對以前所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野生動物的活動、領域、親族關係、行為生態等等,進行重新的檢討。另一方面,中性的分子標記,也讓我們得以重新檢視目前的分類系統。在本課程之中,我們將比較這些分子生物學工具,並說明它們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蛋白質體學

8612

在許多生物的基因體已解碼完成,學界的焦點轉移到全面性的蛋白質體分析。因應此一潮流,本蛋白質體學課程,由入門到其應用,完整將此一系列的相關知識介紹給修課之同學。期以提升其對蛋白質體基本認知,並因應未來學術界及產業界之需求。課程內容由概論開始,介紹蛋白質體學的各種重要工具,以及各方面之可能應用。

基因體學

D855

基因體科學是一門研究基因體的結構、組成以及演化的學問,當1999年人類基因體計劃正式地被啟動的時候,基因體學則變成一個重要和獨立的領域。現今亦在生物醫學和生物農業方面扮演核心研究角色。本課程是將基因體學中的核心實驗逐步地以分析方法來描述,並介紹其相關應用,期望學生能更宏觀的了解基因體在人類生物學上的應用。

胚胎學

D117

胚胎學(embryology)主要研究胚胎的發育過程。包含兩性配子結合之後的第一個細胞開始,到胚胎的早期階段,此部份為胚胎發生(embryogenesis);及器官初期發育到個體出生的階段,此部份為器官發生學(organognesis)。本課程將介紹人類胚胎發生的各種理論、概念與方法,藉由型態學、細胞及分子層次的研究方法,讓學生瞭解人類胚胎由配子結合到個體出生之間,胚胎的正常與異常發育過程及分子調控的機制。
病毒學 3429 近年來,地球生態環境在人為的破壞下產生巨大的變化,許多新興的病毒傳染病正危害著人類及家畜的生命安全,例如:伊波拉病毒、SARS及禽流感病毒等等。課程全面性地講授一般病毒的分類、構造、遺傳物質、感染途徑、複製、診斷技術、流行病學和致病機制。有關新興疾病、疫苗和抗病毒製劑也會列入討論。除了總論外,特殊的動植物病毒、噬菌體及利用病毒所發展出之生物技術也會深入講解說明。

幹細胞生物學

D225 幹細胞最明顯的特徵是他們能夠維持分化的能力,以產生各種成熟的細胞型態、組織或器官。目前已有幾種不同的組織培養方法,可將不同型態的幹細胞培養成腦細胞、心臟、肌肉、血液、皮膚及骨骼細胞等。本課程內容涵蓋幹細胞的基本知識及技術,包括維持及影響幹細胞分化及增生能力的分子機制、細胞因子或分子因子。課程中並將介紹近年來對於幹細胞特性的相關研究,並延伸到幹細胞在醫學及臨床治療上的貢獻。

魚類學

5239 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大卻較原始的類群、水域的霸主以及人類重要的良性蛋白質來源,本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它們,一則作為進一步學習和探討演化生物學、魚類生態學、漁業生物學、魚類生理學、水產養殖學甚或水域生態學等的基礎,二則作為了解多采多姿的生命世界的一扇窗口。本學期將於課堂講述魚類的演化、形態、構造、生活史、生態、生理及主要分類體系,並協同生態學實驗課程進行1 ~ 2 次的野外觀察。

水產養殖學

NSLSC409

水產養殖學包含:水產養殖的目的與範圍、水產養殖之環境、水產飼料、水產養殖個論、種苗繁殖與放流以及水產養殖之現在與未來。

(選修課並非每學期都會開課)